“辽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建设推进会圆满召开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春枝  编辑: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0-01-14

为充分发挥“辽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的作用,巩固“基地”前一个阶段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该研究基地在我校教学育人和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落实辽社科联发(2019)32号文件精神,2020年1月10日上午在勤公楼202会议室我校召开了“辽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建设推进会。

63A0E

“辽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建设推进会

会议由副校长赵毅主持,学校党委副书记韩劲松以及研究基地团队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的主要日程有三项。

首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春枝介绍本研究基地获批经过、辽社科联发(2019)32号文件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要求、全省第八期服务决策培训班暨社科智库交流会等主要内容。

60EEB

张春枝教授作会议发言

她重点介绍了韩劲松副书记作为基地的首席专家在此之前五年中的素材积累、资料搜集、通盘谋划,对推动抗联精神全面融入我校教学、科研、双创、文创、人才培养、学生工作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等,为本基地获批做出了重要贡献;赵毅副校长作为基地负责人在基地方向确定、团队成员构成与建设、与省社科联的沟通与联络等方面,为基地的获批起了重要作用;我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学生处、团委、外语系、继续教育学院等单位为本研究基地的申办起到了内涵建设的作用。

其次,基地团队主要负责人刘忠勋教授、陆慧教授、李焕军教授分别就“东北抗联游击根据地党的政治建设的当代价值研究”、“ 红色旅游与东北抗联文化精神传承研究”、“研究基地研究视角、方向、作用、意义”的初步设想、基本要求、本年度工作计划、预期成果作了汇报。

3CD7E

刘忠勋教授作会议发言

59084

陆慧教授作会议发言

403A6

李焕军教授作会议发言

最后,党委副书记韩劲松和副校长赵毅分别做了重点强调。

韩劲松从三个方面做了重要阐述:

3E021

党委副书记韩劲松做重点强调

一是“为什么做”?被辽宁丰厚的抗联事迹所感染、感动,抗联精神已经逐步全方位融入到学校的教育理念中。我校先期成立了研究机构、做成了一系列研究项目、初步形成了具有抗联色彩的办学特色。韩书记用“爱国情怀深似海、革命理想高于天、英勇斗争血染红、万难不辞志如山”凝练抗联精神。抗联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对我们当前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艰苦卓绝的“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岁月中,用鲜血和生命写就了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歼灭敌人近20万,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其精神光照千秋、辉竞日月,在抵抗日寇的殊死搏斗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图谱中的重要一员。抗联精神具有强大的震撼鼓舞作用,但又是辽宁在此研究领域的短板。

二是“做什么”?从我校看,2013年起,把抗联精神开始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团委、学生处不断到抗联陈列馆参观活动,再到本溪县委县政府与我校签订抗联教学实践基地协议,再到桓仁县的抗联教学实习目标确定,旅游课的情景教学、团委民族脊梁大型剧目演出,我们在抗联精神融入教学、全员思政育人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广告、环设专业也推出了不少产品,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有关抗联精神融入教学、科研等项目上做了大量工作,“东北抗联精神教学实践研究中心”成立,“辽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获批,今后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就是,把抗联精神进一步融入教学、科研、双创、地方服务等内容中去,

三是“怎样做”?主要体现为“五结合”上,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践行相结合、资政建言与社会调研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个人努力与团队配合相结合。强调“基地”与中心日常管理机构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他各部门按照学校统一工作要点,共同做项目、做科研、做实践,相互支撑、成果共享。

赵毅强调了“基地”在我校教学、科研和转型过程中的使命、责任和担当,她从四个方面加以概括:

39BB9

副校长赵毅做重点强调

一是,提高站位。我们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时段,我们生活在丰厚的抗联精神的这片热土上,抗联精神感染着我们、滋养着我们,提高认识与团队精神很重要。提高文化自信、立德树人重要内容的要求和落实是我们研究基地的责任担当。

二是,要有指导“基地”工作实施的计划、方案。每个季度一起共商“基地”活动进展和成果交流。

三是,营造浓厚的“基地”建设、发展的氛围。运用各种形式的载体,在理论上深度广度研究,在实践上继续深化已有的成果转化,在社会宣传上加大力度,把校报充分运用好,做好研究动态宣传,投资建设“研究基地简报”工作;与本溪市社科联、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密切联系。使“基地”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分抓住大开放、大变革的时代机遇,在网络宣传等体现我们的研究成果。

四是,研究“基地”的团队建设很重要。团队组合要体现科学、针对性,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经济社会建设深度融合,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辽宁视察时的“9.28讲话”精神。注意工科、理科和文科的密切合作,充分体现大数据应用成果。

这次会议,是我校在进入新时代后关于“基地”建设和未来发展的蓝图描绘。为“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打下良好基础。为“抗联精神”在我校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的研究、应用明确了方向,增添了干劲,鼓舞了斗志,厚增了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基地”建设的明天必将鲜花盛开、硕果累累,必将对我校的教学、科研、应用转型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版权所有:辽宁科技学院   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香槐路176号   邮编:117004

辽ICP备05022358   辽公网安备 210590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