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辽宁科技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9次(扩大)学习会在勤公楼202会议室举行。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党委书记赵毅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上,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精神的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东北抗联精神>》专题片,深入学习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抗日英雄的英勇事迹,感悟“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深刻内涵。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视频。随后,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特别是防止统计造假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靳国卫同志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党的领导,牢记党的领导是夺取一切胜利的根本保证。一是要以史为鉴强信念,深刻认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贡献,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以学为纲固根本,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要以行践知见实效,坚持学以致用,把党建融入事业发展全过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学校“十四五”规划深度融合。
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弘扬抗战精神,立足新时代夺取新胜利。一是要深挖精神内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研究东北抗联精神,建平台组团队,创新传播形式,为思政教育提供滋养。二是要创新传承载体,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课内课外贯通”格局,利用新技术、新媒体,让红色文化更时尚亲民,增强红色教育感染力。三是要推动实践转化,将抗战精神融入科研、改革、民生等领域,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中发扬拼搏精神,转化为实干作风与创新举措。
会议指出,必须坚定扎根红色土壤,汲取红色养分传承红色基因。一是要深耕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持续抓好“东北抗联精神+钢铁文化”双育人模式;二是要积极探索育人新路径,打造“行·讲·创·演”实践育人体系,精心建设“一展一馆一剧一廊一论坛”特色红色品牌;三是要着力培育时代新人,将红色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程,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议要求,必须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一是要夯实理论根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思政工作首要任务。组织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理论学习活动,促进学用结合。二是要推进改革创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三是要落实根本任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坚持“五育并举”,构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浸润式”育人环境。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立正确政绩观。学校要深刻认识教育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的重要性,将防治统计造假作为严肃政治任务落实。当前正处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问题整改的关键期和硕士点申报的攻坚期,学校应依法做好关键指标统计工作,建立健全防惩统计造假的制度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统计分析能力,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真实数据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与辽宁全面振兴。
校长李卫民作中心发言,其他班子成员、党委常委作交流发言。
作者:赵佳
编辑: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