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辽宁科技学院“明道铸魂 求新淬火”钢铁文化展启幕。这场以钢铁为脉、以文化为魂的盛会,不仅勾勒出中国钢铁工业百年发展的壮阔图景,更以炽热的家国情怀与锐意创新的精神内核,为全校师生献上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校党委书记赵毅、校长李卫民、党委副书记宋明凯、纪委书记关雅君、副校长闫海军、副校长葛会奇、校长助理王琳琳、组织部部长凌正魁、宣传部部长于泳,福建丰德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国校友出席开幕仪式。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贾楠主持,部分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赵毅在讲话中以“钢铁为镜,照见奋斗初心”为引,深情回顾了中国钢铁的发展历程。她指出,学校始终与钢铁产业同频共振,从服务鞍钢技术攻坚到构建“冶金+”特色专业集群,始终以“钢筋铁骨”作为铸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石。希望全校师生以钢铁般的决心答好学校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政治责任”“质量提升”“振兴服务”三张答卷,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1992年毕业于自控系仪表专业03班、现任福建丰德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校友俞国深情发言。他以“从辽科到自动化前沿”为主线,分享了自己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新实践,带领团队攻克工业自动化领域技术难关的奋斗历程。他动情回忆:“母校赋予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千度高温淬炼初心’的钢铁意志。今天,我愿将这份精神火种传递给更多学弟学妹。”

随着流沙启动台金光迸发,展览正式开放。领导嘉宾与师生共同步入展区,开启“钢铁精神淬炼之旅”。在“钢小伙”“铁姑娘”主题打卡区,充满工业美学风格的钢铁雕塑与青春笑脸交相辉映,定格下新时代青年与钢铁文化的“双向奔赴”。在“钢铁精神大讲堂”展区,学生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以生动的讲解串联起孟泰粮仓、手撕钢研发等感人故事,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神密码跃然眼前。


据悉,此次展览以“昨天·今天·明天”为主线,通过百余件实物模型、多媒体互动装置与劳模事迹展陈,全景呈现中国钢铁工业奋斗史诗。这场钢铁与文化的对话,不仅是一次对工业文明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曲献给新时代的奋斗者之歌。一直以来,辽宁科技学院秉持“传承红色基因、淬炼钢铁意志、服务强国建设”的育人理念,将钢铁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此次展览是省内高校以“钢铁文化+课程思政”为主要元素的一次创新实践,这种将硬核工业史转化为柔性教育资源的积极尝试,也为行业院校文化育人、培养新时代“钢铁人”提供了创新范式。
作者:李斌
编辑: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