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下午,辽宁科技学院召开党委全委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2次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学校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党委书记赵毅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第四届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集中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辽宁考察的新闻视频。赵毅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精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谈认识谈体会,提出贯彻落实工作的举措。
会议指出,要把握“思想方向”之舵,汲取奋进力量,确保在学深悟透中“航行不偏”。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辽宁考察,一路殷殷嘱托、悉心指导、打气鼓劲,为辽宁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令人无比喜悦、无比振奋。全校上下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学校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笃信之、笃学之、笃行之,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师生群众,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校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会议强调,要夯实“思想育人”之基,牢记教育三大属性,确保在立德树人中“成色不改”。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引领。要把握行业特色学校的办学规律、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将东北抗联精神和钢铁文化融为一体,形成具有家国情怀、红色基因、钢铁气质的特色育人文化。弘扬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打造富有东北抗联精神和钢铁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培养一批知钢爱钢、懂钢干钢、强钢兴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人才支撑。
会议指出,要深化“蓄势赋能”之举,心怀“国之大者”,确保在特色办学中“动力不松”。习近平在本钢考察时指出,“钢铁产业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作为一所依钢而生、因钢而兴的省属本科高等院校,全校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应用型的办学之路。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发展思路,明晰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举措,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要聚焦差异化人才培养,结合学校的生源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推动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要立足专业化办学方向,不断完善“一主两翼三业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坚持把深化产教融合、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学校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砝码,从整体上推动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对接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会议指出,要锤炼“服务发展”之功,发挥高校之能,确保在攻坚克难中“焦点不散”。要锚定辽宁振兴发展需求,对接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要扎根本溪,深耕主业,把推进与本溪的深度合作发展作为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具体行动。立足学校冶金新材料、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专业优势,在本溪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项目、关键环节上加大合作力度,推动校企、校地、校政深度联合,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定团队,扩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开放合作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样本。
会议强调,要永葆“惠及师生”初心,站稳人民立场,确保在为师生造福中“根基不动”。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充分体现了百姓冷暖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牵挂。对于学校来说,师生的事就是头等大事。要坚持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及时回应师生关切,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造系列惠民工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广大师生,将师生的烦心事、难心事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心事、暖心事。
会议要求,全校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加坚定信心和决心,更加强化责任和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政治热情、笃定的政治行动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和鞭策中激发斗志、鼓舞干劲,感恩奋进、砥砺前行,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硬作风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孟宁
编辑:新媒体中心